一方面,中国的购物中心总数一直呈现每年超500家的增长态势,在北上广深圳等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出现了饱和之势。另一方面,今年的新冠疫情,让以购物中心、连锁品牌为代表的实体商业主体力量深受重创。 购物中心行业将如何重新定义“人货场”?将如何进行数字化改造?将如何重新梳理和生产企业、消费者的联接关系?将如何盯紧消费者的时间、心智、钱包份额?将如何来重新引入流量和人气?在新形势下,将如何构建新生态来重塑未来的商业秩序? 在昨日召开的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CCFA新消费论坛—2020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上,全国商业和商业地产领域优秀企业的管理者,行业前沿专家,行业内众多领军企业负责人,共同围绕“信念、信任、信心——提振消费 同创共赢”,展开深入探讨。 购物中心布局,无疑成为了最近几年商业地产抢夺的焦点。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我国购物中心存量首次突破6000家。中国的购物中心总数,以每年超500家的增量快速发展。 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全国新开购物中心(体量≥3万m2)仅58家,且6成以上集中开业于1月份(即疫情爆发前)。不过,下半年拟开业购物中心数量约480家,开业时间进一步向12月份集中靠拢,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度,新开购物中心的入市量将呈现大爆发。 在中国的很多一线城市,购物中心四面开花。由于增长迅猛,购物中心对品牌和消费者的抢夺也日驱白热化。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统计,截至2019年底,上海3万平方米以上的既存购物中心共290家。2020年计划新开业3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27家。 今年各个全新的购物中心,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纷纷引入新业态突出创新,八仙过海引入各种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形态,如手做、怀旧场景、剧场画廊等。 如不久前开业的南翔印象城MEGA引入450多个全业态品牌,整体空间打造独具匠心,生态花园、健身跑道、冰场体验构成超级体验中心;静安国际中心集滨河夜生活,古建风貌,文化艺术于一体,打造潮流、摩登、品位、艺术相融约购物中心;大宁久光城环形的屋顶花园,中庭波光流线,成为大宁商圈亮丽风景线;天安千树堪称立体花园,每一露台均有绿树,成为独树一帜的美景;Love@大都会以“爱”为主线,将美妆、美食、美童、娱乐为一体;东渡蛙城的水景瀑布、森林梯田,成为独一无二的“氧吧景观”。 虽然线下客流可能回不到以前,但是,优秀企业的客流还会继续保持持续地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裴亮向商业企业们鼓劲。他表示,经过这次疫情的洗牌,以前部分依靠房地产开发,简单出租、粗暴扩张方式的商业地产经营者会慢慢的退出。而注重经营的,注重效率的,注重科技应用的经营者,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裴亮认为,未来消费主渠道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持续增长的线上和到家。二是贴近社区,贴近消费者的社区小型的零售店铺,比如社区超市、便利店。第三就是购物中心。购物中心必将成为消费者体验消费的主战场。同时,购物中心也会成为整个零售创新、商业创新的主战场。 因此,购物中心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只手来进行资源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看到它作为商业基础设施的价值和定位。在疫情期间,很多优秀的购物中心企业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帮助各个业态的租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零售的基础设施的购物中心,扮演了非常关键的基础性的作用。 疫情阶段性改变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生态。从需求侧看,疫情期间,线下消费需求大规模骤降。尽管近期有所恢复,但要恢复到常态化,还要假以时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经济学家任兴洲向大家透露:从供给侧看,今年1-3月份,供给侧短期受阻,近期供应链得到一定恢复。从消费场景看,受疫情影响,强制性造成社交隔离模式,聚焦性消费受到极大冲击。此外,防疫成本上升,租金、人员等固定成本上升,但当前交易额远远不足以成本。企业效益明显下滑。 不过,任兴洲表示,商贸流通业是典型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行业。网络零售加快创新,一方面激发了线上销售和服务方式创新:平台经济,直播、网红经济、微商、社群营销、线上线下结合,非常突出。二是培育了居民网络消费习惯。三是强力促进了电商平台的发展。此外,网络零售也加快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5G、宽带等新型基础设施的要求大幅提升。促进了农村网上双向流通的发展,加快了整个商贸流通业的数字化的发展转型。 面对疫情冲击,除了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积极求存谋变之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商贸流通企业疏困和发展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任兴洲对政府政策支持商贸业发展和消费增长的相关举措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宏观政策变化进行了深入解读。任兴洲表示,在扩大消费,做大市场规模,提质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包括购物中心,是有能力,也有条件争当国内外“双循环”的排头兵。 首先,做好一个商业项目是主要目标;第二,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第三,房地产带动商业不动产成为主流模式,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曲德君透露了,在过去20年,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曲德君表示,如今行业的背景及内外部条件正在逐渐改变,企业需要站在新的起点,明辨行业的变化,把握未来的趋势。他认为,当前行业变化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房地产行业也将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产品持续创新,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除了发展模式的变化,购物中心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第三个变化是新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面对行业变化和挑战,购物中心如何转型升级?曲德君认为,金融化、标志化、科技化将成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大驱动力,即Finance+ Icon+ Technology(FIT),购物中心正从Shopping Mall 转型到 FIT Mall。 他表示,从 Shopping Mall 到 FIT Mall——商业地产的金融化,可以盘活资产,提高商业不动产的流动性,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购物中心的标志化,将进一步构建商业项目的经营优势,有效提升商业项目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购物中心的科技化,将大幅提高运营效率,赋能行业创新发展,推动行业的升级与变革。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新的时代里充分享受消费发展带来的红利,需要拥抱变化,保持鲜活,坚定变革。万科集团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力业表示。 丁力业感叹到,最大的环境变化来自消费者。品牌和购物中心的经营重心已经转变为对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时间分配的追求。因此,促使行业回归商业的本质,要从人出发,选择符合和引领消费者需求的货,打造有内容,有盈利的场。印力这两年一直致力于商业模式的转变,从B2B2C到B2C2B模式的转型。从消费者出发,以消费者作为需求的提出者、选择者和评判者。未来最优秀的购物中心应该净化成为人的专家,货的行家和场的玩家。购物中心应该是最懂周边消费者的经营者。不仅能够洞察和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引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赋能商家客户,并将空间价值发挥到最大。 8月25日,印力集团最新旗舰项目——34万平方米的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正式开业,一举成为上海单体量最大购物中心。在该购物中心内,首次与迪士尼中国打造“公主力•不定义”限时展 开启MEGA新玩法,集合迪士尼七大公主形象——花木兰、长发公主、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等,以艺术化手法创作出一朵集合众多公主的“不定义”之花;与新晋宠物品牌“毛星球”合作举办IP展览《毛星球探鲜之旅》,两大吉祥物NOVA 和 LUKA 首次亮相,并落地上海流浪动物公益摄影展;在“小不点大视界”内,集结国内外50余位艺术家,综合戏剧、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独家制作优化,倾力铸就DISCOVER ART发现艺术空间。 在南翔印象城MEGA中,还创造了很多独特的体验场景: “觅境•森林”生态植物园更像是一片热带雨林,200余株热带植物自然生长,商场被梯田状的绿色植被环抱,形成独特的花园; 还打造了400米的屋顶星空跑道,延伸至建筑以外挑空设计,通过会员小程序和屋顶智能屏的结合,还能记录运动轨迹和卡路里消耗情况。 另外,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更是“首店收割机”,引进超过400余家全业态品牌,如开心麻花、弹力猩球、WOOPANE bakery、渔夫人等都是上海首店。 丁力业介绍说,创新场景+智慧 引领MEGA新体验,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在商业空间打造上突破了传统商业概念, 为购物体验不断做加法,将购物中心向生活中心、社交中心、体验中心延伸,希望为消费者创造超出生活需求的价值。 苏宁置业一直坚持做好产品:第一坚持核心商业,核心城市的定位。第二是核心商业的位置。核心的商业位置只有那么多,在这个过程当中,怎样在新型商圈来培育新兴的商业。第三坚持做综合体、大商业、多业态、全场景,苏宁置业集团总裁金明这样认为。 金明表示,在商业地产的发展过程当中,在打造产品上面,金明表示,苏宁置业一直坚持做好产品。第一坚持场的设计,不能吃喝玩乐购的,把它打造剧场、秀场、娱乐场、美食广场,在这基础之上,才能作为一个购物广场。 第二,所有商场出来以后,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用互联网的工具发展线下的实体,生命力一定是坚强的。在设计过程当中,围绕产品,环境、安全,把产品打造成一个IP,通过Shopping Mall的设计,通过IP点的增加,自动带客流,自动吸引客流。 第三,坚持气氛的营造,坚持大道至简,不能为了吸引客流做冗杂的设计,尽力做到简洁,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空间。 今年苏宁围绕新基建、新零售、新消费进行了布局:在安庆最核心的地方做了一个15万平方米的商业MALL;宿州项目在明年的1月29号开业;17万平方米的绍兴购物中心,是一个轻奢类型的,配备了希尔顿酒店;明年太原的项目,定位为奢侈品的商场。还有像南京、佛山,西安,目前运作的也不错,我们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空间。 在遇到险峰,遇到危机的时候,企业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有了最好的准备和动力,就能够找到更好的机会,爱琴海集团董事长张华容这样认为。 疫情期间,爱琴海做了社群营销,爱闪购平台。通过私域流量,通过与商户的共同合作,在2020年的1-6月份,共同打造了100个销冠的门店。通过IP营销,让近1000个国内外品牌以及全国的8.5万组家庭,报名参加了小店长日。 张华容认为,未来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人群的变迁。Z时代人群的标签是,物质富足、购买力强大、消费意识超前、自我意识强、脸谱弱化、标签分化、文化自信。因此,购物中心的内容设计要进入策展时代,并且商业内容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内容设计方面,一是主题打造,二是自然的融合,三是场景变革。张华容表示,曾经,购物中心是一个有社交功能的购物空间,但是现在,爱琴海所做的是有购物功能的社交空间。 张华容表示,爱琴海要从做生意转变为做生态,要有商业的格局,要探索有用到有趣,从商品交易到探索共同的愉悦。在她看来,未来的爱琴海将是一个国际青年潮流流行的文化情报站,将是一个家庭欢聚的中心,也是一个24小时的时尚秀场。 2020年,伴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巨变,未来市场抢夺大战的聚焦点也在发生巨变,商家只有盯紧消费者的时间、心智、钱包份额,才能获得市场蛋糕:围绕消费者24小时争夺线上线下的时间份额;围绕消费者不同的生活消费场景来争夺线上线下的心智份额;围绕消费者的消费时刻争夺线上线下的钱包份额。 怡悦嘉商业集团董事/总裁张子玉,老乡鸡集团董事长束从轩,森马股份发展中心总经理胡剑萍,湊湊CEO张振纬,Aibee爱笔智能创始人林元庆共同探讨了他们眼中变化着的消费者。 如今年轻人早餐比较晚,上班也晚,甚至早餐也不像早餐了,叫早午餐。但是晚上他们下班的非常晚,很多的园区到晚上10点仍然是灯火通明。因此这对餐饮业来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午就吃个工作餐,抢时间,因此作为一个餐饮企业的话,中午如果运营能力不足,你就赚不到钱。但是晚上,大家还是希望坐下来好好的吃一餐。 其旗下的森马和芭啦芭啦,都会在下半年推出全新的店铺形象,店内会注重店内的布局和陈列方式。 在商品的个性化方面,会满足90到95后,他们会买到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迪斯尼、冰雪奇缘、芝麻街或者DC宇宙、敦煌博物馆系列等。还会和FPX电竞战队进行跨界合作。 我们所有的餐饮都是设计的,可能只是材质的变化,或者设计风格的变化。我们在每一个主要的城市都会建立一到两个的大型的IP的主题餐厅,甚至和一些其他行业有名的品牌,能够做一个联名款。这是在我们整个的消费场景上面。在产品的部分,我们一直不断的快速的更新迭代,并不会把我们自己定义在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类的火锅 我们以一个购物中心为中心大概一公里范围之内,做了一个网格化的推广。把我们的购物中心所经营的各个业态、各个品类做了一个细分的东西。比如超市是正常营业的,我们就主动推出了生鲜商品的主动的配送,如联合海底捞,免费的送餐上门。大家天天在家里受到空间的限制,我们就做网上的健身。 我们是一个人工智能的公司。用人工智能赋能线下零售,我觉得是一个有非常大可为的事情。其实得洞察消费者这一块,相关的人工智能的技术,其实还是非常薄弱的。可能有一些人脸识别,但离消费者真正的洞察还是非常远的。我们这家公司非常希望做一个非常全面的线下的数字化,为这个智能化打基础。 来源:周到2020年,对购物中心业来说,将迎来起承转合的诸多改变。
全国购物中心超过6000家
三大消费主渠道已浮出水面
做国内外“双循环”的排头兵
从Shopping Mall到FIT Mall
密切关注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时间分配
剧场、秀场、娱乐场……做全场
做有购物功能的社交空间
【相关链接】消费者怎么变了?
老乡鸡集团董事长束从轩:
森马股份发展中心总经理胡剑萍:
湊湊CEO张振纬:
怡悦嘉商业集团董事/总裁张子玉:
Aibee爱笔智能创始人林元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