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重要特征
1、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变
在数字化转型初期,大多数零售企业主要运用数字技术对自身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以业务信息全程数据化、可视化、可追溯等为特征的“业务数据化”。随着数字技术应用的深化和海量数据的积累,一些零售企业在注重利用技术对现有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数据中挖掘新的业务,着力于通过数据业务化拓展价值增值空间。
2、以消费者为中心,向全面数字化转变
目前,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推动下,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放在了商品、顾客和营销的数字化方面。一方面,应用移动支付、移动销售点(POS)等各种技术发展智慧门店,来获取数据,精准识别,优化门店的铺货和补货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线上电商平台、应用程序(APP)等实现商品精准推送和销售,并为实体门店引流,实现全渠道高效协同运营,为消费者提供无缝式的全渠道购物体验。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数字化战略规划缺失
当前,很多零售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足,只将数字化简单地等同于电商化或信息化,单纯地进行顾客、营销数字化或进行信息化升级,而没有结合企业自身业务,从战略层面对数字化转型进行通盘考虑和系统设计。这既表现为企业领导层对数字化转型战略没有明确的愿景,缺乏清晰的发展路径规划,也表现为企业各部门业务主管没有将数字化纳入部门业务发展规划。这是导致大多数零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感到困惑、迷茫、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2、需求驱动的供应链体系能力不足
大多数零售企业缺乏从整体上建立需求驱动的预测、采购、库存、运输、配送全链路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的能力。在需求预测环节,对消费者数据的分析能力不足,不能及时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在采购环节,未能有效地对接供应商,不能及时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反应;在仓储环节,线上线下渠道融合与订单碎片化导致现有仓库处理订单能力不足;在运输与配送环节,消费者碎片化需求和极高时效性要求导致企业的运输与配送难度加大、配送成本增高。
3、企业组织架构改革相对滞后
同时,由于数字化专业人才供给不足,多数零售企业普遍缺乏数字化团队,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人才困境。此外,在企业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企业各部门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利益关系处理不好,将对数字化转型带来巨大挑战。
回归商业本质,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要素
运用数字化技术,重塑产品、业务、流程、组织、人员等各要素各环节,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以一体化的价格和服务,运用快速及时的供应链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1、基于消费需求的跨时空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
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基础是从场景入手,通过建立实体店、电商网站、电商APP等线上线下多维立体实体场景和虚拟场景,打通和消费者接触的多个触点,连贯分析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将用户、商品和营销进行全面一体化,实现消费者全场景在线,跨时间、空间连接商品,让购买随时随地发生,从而极大降低消费者的搜索和时间成本,获得最佳的消费体验。
上图:零售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
2、基于数据化分析能力的商品和服务价值增值
用户在消费体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够促进零售企业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价值增值。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零售企业要通过整合大量的会员、门店、商品、交易等途径积累数据资源,搭建数据分析平台,结合业务场景增强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对自身有价值的数据体系,并将电商、实体店的供应链、仓储、数据打通,推动商品销售并介入后续增值服务,实现商品价值和服务价值增值。
3、基于数字化开放平台的内外部资源智能协同
在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下,企业之间处于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面对分散的网络节点,零售企业需要全方位洞察消费者需求的顾客触点平台、连通上下游供应商及消费者的供应链协同平台、企业决策所需的数据服务平台等,促进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由传统线性向链条式、网络化模式转变。
企业外部资源智能协同强调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加强与一家或多家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协作化的数字化商业生态,通过合作伙伴提供的专业技术和服务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结论和建议
渠道融合、场景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数字化能力、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变革是零售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应抛弃深耕多年的传统业务与能力基础,好高骛远,而是要与企业核心业务紧密结合,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同时,在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选择上,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机器学习、AI等,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与企业的业务场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数字化驱动的创新,实现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
来源:智慧零售与餐饮